在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的引领下,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职业教育格局。为紧跟时代步伐,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教科研能力,7月9日至10日,我校质量管理与科研处、教务处联合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专任教师专题培训。全校170余名教师参与本次培训,共同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。
培训伊始,江景副校长进行了动员致辞。致辞中,江校长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,即教师为什么要学、学什么以及怎么用,她强调人工智能是当下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,与职业教育的“五金建设”紧密相连、相辅相成。通过提升AI运用能力,赋能教师教改、课改以及科研工作,让老师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,从而我校教育发展更加贴近产业需求。
副校长江景致辞
本次培训聚焦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,精心设置了“学术科研赋能”“教学创新助力”“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”三大模块。7月9日下午,中国知网资深培训讲师朱蕾担任主讲。围绕核心主题“人工智能赋能学术科研”,内容紧扣“理论+实操”双维度。理论环节,讲师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学术科研全流程中的应用逻辑,详细介绍了中国知网AI学术研究助手等核心工具。通过AI辅助快速研读、AI辅助创作等功能帮助教师有效提升科研效率,让教师们在科研道路上如虎添翼。实操演练中,教师们在讲师指导下,现场体验了文献解锁AI工具,利用AI进行文献精准筛选。
7月10日上午,超星泛雅集团江苏课程研究中心教学设计总监张艺馨老师带来“智慧课程建设”专题培训。她解读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政策背景,指出其为教学创新带来的新契机。张老师运用系统、科学的教学理论,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,对智慧教学设计的理念、原则和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。并分享超星平台智慧课程快速建设经验,如创建各类图谱融入思政教育,展示AI实践情景教学创新方法与案例。
7月10日下午,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赵彦教授开展“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与教材建设及实践”讲座。她从课程改革背景与切入点入手,强调教学改革要围绕岗位需求和学生发展精准进行。并重点阐述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,通过具体教材案例,向教师展示如何编写融入思政元素的规划教材与数字教材。
培训现场
两天的培训内容丰富、实用,教师们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培训, 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数字素养和教科研能力,还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地认识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,积极探索学术科研、智慧教学和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方法、新途径,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。
质量管理与科研处(图书馆)、教务处
图片:邱艳
文字:浦婧、洪璐